MEDIA | 培育“新文科”应用型、复合型历史人才——传媒与人文学院召开历史学新专业申报讨论会
4月15日下午,传媒与人文学院召开历史学本科专业申报讨论会。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赵阳,教务处处长颜晖、副处长杜鹏英,传媒与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靳海燕,中文系孙福轩、范雪老师,历史研究中心何兆泉、傅俊等老师出席会议,副院长顾杨丽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顾杨丽对参会老师做简单介绍,对赵阳以及教务处老师受邀参加表示感谢。顾杨丽通过讲述新闻与历史的关联,“新闻关注当下,历史注重持续。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两者是横截面与纵贯线的关系”指出历史学的开设为传媒与人文学院增添了一份融洽。
随后,何兆泉老师介绍此次新专业申报准备情况。他首先对校院两级的帮助表示感谢,强调历史学主要负责人包伟民教授对新专业申报的重视。接着从学校发展定位、人才需求分析、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支撑五个方面系统讲述了历史学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已有基础与培养理念。何兆泉指出,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超常规发展中的新型大学,历史学是综合性百强大学的必要门类,也是全校通识教育的有力支撑。历史学新专业将立足学校特色化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需求,坚持“新文科”发展理念,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历史学人才。并在最后提出希望得到学校对历史学专业开设的建议与支持。
接下来,各参会老师对于新专业建设进行了交流讨论。
首先,孙福轩老师指出学校层面高度关注历史学专业的申报工作,同时强调要凸显专业定位,即突出历史思维与历史素养。指出目标是要做到“小而精”,抓牢集人文、历史和哲学思维为一体的文化底蕴,并对申报内容标准化提出了意见,向外界展示出我校申报的严谨与认真。
接着,傅俊老师关于差异化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指出学校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同时不放弃注重基础研究与高进阶人才,学校有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支撑与多样化的选择。
随后,颜晖与杜鹏英老师针对教学条件与课程设计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杜鹏英指出,文科图书资料需要补充,开办经费可以结合专业实际,充实针对性。颜晖结合学校培养方案新框架提出课程模块可根据不同专业质量要求灵活调整,并建议将来可考虑多元形式,让更多对历史学感兴趣的跨学科同学获得进一步培养提升的机会。同时在场老师针对历史学专业个性化学分预留、各个模块课程学分设置以及申报具体内容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赵阳就本次会议发表讲话。他指出,基于学校各个学院对于新专业的申报积极性普遍较高的情况,本次会议的目的一方面规范校内专业申报的流程,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各专业申报的准备情况。在听取会议内容后,赵阳针对社会需求与就业、引进师资的后期安排以及历史实践性、应用性如何体现等问题与在场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着重指出社会对于文化的注重给新文科提供新的增长点,因此在申报时要注重对接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定位。
文字:传媒记者团 钟楚涵
图片:范诺亚
排版:传媒记者团 张敏娜
审核:何兆泉、顾杨丽
责任编辑:陆思远
往期回顾